建筑美术素描教学取向思考

  • 发布时间: 2012-10-9
分享到:

摘 要:建筑素描教学的不同取向与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原来以传统现代划分的基础教学已经失去它们之间的封闭性,如何界定教学取向的合理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学院派素描教学;造型基础;现实主义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第一要素。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它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在思考问题的人们以外的其他人无法领会其“自由空间”,就连这些思考着问题的专业人士,有时也并不能“清晰地”和“完整地”认知这些空间形象的思维活动。可是空间与形象思维的结果必须要使别人(包括自己)理解与接受,才能付诸实现,要这样,则必须将它们“公之于众”。于是这些专业范畴的人们,就应当具备另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和本领,那就是用手(工具有时也可以,但只能作为手的运作)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定向和形象思维活动的成果,我们称之为第二要素,一般人就称为画画。两种要素也可称为造型能力。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

  为了培养有关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的能力和本领,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这门课程的设置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即上个世纪早期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继承下来的与美术专业素描课大致模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建筑与绘画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到今天的现状。完全出于自然。建筑不曾有过什么先圣先贤,奠定一个“哲学基础”,让后辈遵行已替。中国从“有史”以来,就是由画家经营建筑。王莽时代就举行过“建筑方案”的竞赛,以北魏的蒋少游一群,到隋唐的“三阁”,再到清朝最后一位设计颐和园的画家庆宽,都是专业化或者至少半专业化的建筑师。中国有最早的建筑学校——画院,至迟在五代的南唐、西蜀、就已成立。宋代的画院,更是日趋完备,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画院中的“屋木”一科,就是建筑科。中国画家写建筑、从来血肉相连。

  在中国的画院为建筑培养人才时,西洋建筑还停留在石匠的“家学”。与中国相比,西洋建筑走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弯路。西洋建筑的家谱要从埃及、希腊、罗马算起。埃及人并非不想用土木来做建筑,但尼罗河两岸生态恶劣,只好在石头上打主意,建筑师的业务是由石匠世家来承担,尽管石匠早已升格为雕刻家,但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把建筑当成放大了的雕刻。他们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局限也在此。到1795年法兰西艺术学院成立,才有条件让建筑学复归绘画,强调必须具有较扎实素描基础的学生才能进入建筑学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绘画与建筑设计成了两个差别很大的领域,尽管在科技图像越来越精美的今天,建筑制图已很少由绘画来承担,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变得俞加紧密。这种关系的根本是源于艺术原理的相通,源于设计与绘画的互存。不同区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又有不同的取向。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但是由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被颠倒过来,乃至主观完全战胜客观。绘画不再是以客观为依据,反传统的造型观念成为新传统的造型观。这些也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一些建筑院校放弃了素描教学,以抽象艺术、模型制作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将近一个世纪,俄罗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俄罗斯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在世界素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鼎盛时期空前强大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总结、充实、丰富和提高了欧州传统的学院派素描教程,进而上升为科学的素描教学法典,成为俄罗斯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的“宪章”。契氏素描教学体系在俄国以至世界素描发展史上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继承并发展着已经形成的学院派传统,体现了俄罗斯深远的文化艺术历史渊源。对于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来说不可能没有造型的基本功,不可能离开俄罗斯文化之根。因为这是一套可供遵循的严谨扎实的素描体系和学术传统。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是基于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行之有效。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的,其循序渐进静思慎审地研究物体空间造型本质的精神是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可缺少的。五十年代由朱金搂推荐给文化部向全国推广,在我国美术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几乎全被我国美术院校和美术基础教学作为规范加以推行,建筑院校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很多有关素描教学的争论似乎都与它有关。素描学派领域中的问题,是由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所致,其中主要直接的影响显然是来自政治原因。不管怎么样作为传统学院派素描至今仍然是造型基础教学的主流。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素描的内涵与造型规律本质的研究,重视造型规律与专业的联系。渐渐摆脱非本质性的形式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否以传统素描作为建筑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没有离开对自然的研究,没有离开对造型、空间、透视和运动的研究,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原理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学派和体系,都有其各自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怎样学习。应该学习其精髓的一面,优秀的一面,而不是照搬盲目的学习。更不应该把没有学好,没把握好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严谨的素描教学,以及他们不容质疑的教学成果,多年来曾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使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从现在看来,我们无法再把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分开,原来以传统现代教学来划分的基础教学已经失去它们之间的封闭性。素描基础教学面临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造型中建立起科学的造型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教学取向合理性,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素描技能的掌握无疑仍然是教学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不管具有如何敏锐新颖的造型思维它的表达与结构总是与技能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西方一些曾一度取消素描课的建筑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最近又渐渐恢复一些绘画课程。美国伊利诺技术学院(IIT)建筑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率先废除素描课程,试图分离消解掉素描的形式与技巧,让造型基础只留有“观念和思维”。由于技能与思维观念被分解互相脱离,使得原本需要素描技能支撑的基础造型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终究他们的学生不能用绘画表达设计。实践证明,抽象艺术、构成、视觉训练与模型制作代替不了绘画,远不如绘画开发“潜能”、“培养”、“直觉”之直接有效。前些年西方一些建筑名师首来华讲学,教授视觉训练,我们受过传统素描训练的学生对视觉训练接受之快、了解之深、出手不凡令其大为赞叹,当我们请教视觉训练之美丑标准何在,视觉训练与建筑如何结合时,他们的回答是:也在摸索之中。可见,西方建筑院校的造型基础教学仍在探索中。

  与西方建筑院校和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国内建筑院校素描教学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徐悲鸿的西方写实主义和前苏联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引入中国不过才几十年,既没有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作背景,也没有像俄罗斯19世纪文化艺术鼎盛空前的历史渊源。建筑学专业定编于工科院校,学生起点低课时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科院校建筑艺术常常被忽略,没有注意到它对学生空间造型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只强调它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建筑作为许多造型艺术的载体,应该回归到艺术院校中来。近几年中央美院已设有建筑学专业,说明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已有所改变,相信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道法自然”的确是历劫不磨的哲理。自然产生的事物常常就是合理的结果,西方建筑院校的造型基础训练方法,它多少丰富了教学内容,其可取之处自然会被纳入传统。我们建筑系的老师和学生,大可不必怀疑我们的素描课程是否过于“传统”“守旧”而正在犯什么“大方向错误”。素描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最基本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尽管现代美术教育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但是素描技能的学习仍然是基础教学的支点。重视素描技能的学习是建筑素描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根本保证。作者:潘绍元

  原载《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

人物画基础学习 国画基础班 山水画高级研修班 传统山水研修班 人物高研班
张旭书法学习 行书结构班学习 楷书结构班学习 书法创作精英班 怀素学习
王铎学习 国画职业教育 书法大专 王羲之学习 书法高研
隶书学习 书法职业教育 魏碑学习 行书单科 楷书单科